金门战役造成了我军严重的人员伤亡,这直接成为解放海南岛行动不断推迟的重要原因。仅在金门之役中,九千多名英勇的战士献出了生命,这场失利对中国共产党及解放军都是极其惨痛的打击。这样的痛苦经历,让许多指挥官在筹划海南岛战事时心有余悸,生怕重蹈覆辙。尤其是在战役人员名单上,高级指挥员们大多列为副手,令韩先楚将军愤然不满,他当即表示若无人肯上,他愿亲自率先登陆。
久久未能解放海南岛,的确与金门之战的挫败密不可分。金门之战,作为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大失利,我军几乎全军覆灭,万余将士或阵亡或被俘。这场失败令党内士气大受打击,随后对海南岛作战计划始终犹豫不决。
金门战役的主要教训,在于海上运输工具极其匮乏。作战前期,原本计划同时攻占金门、厦门,以阻断敌军相互支援。可真正临战时,我军经核查发现船只严重不足,根本无法同时发起两路攻势,只能草率改为先攻厦门、再取金门。厦门虽顺利解放,然而驻守金门的胡琏却未如预期增援厦门,反而意图坚守金门岛。在实际作战中,运输船的不足让指挥员难以有效调度;主攻部队孤军深入,后续无法及时接应,加上潮汐变化,导致登陆战士触礁搁浅,死伤惨重。最终金门之役以我军三个兵团几乎覆灭告终,失败的阴影始终萦绕未散,成为海南岛作战方案推进缓慢的重要障碍。
正如韩先楚将军反复强调的那样,海南岛与金门有显著差别。金门面积狭小,仅151平方公里,登陆部队回旋余地有限,极易被围歼。而海南岛地域辽阔,超过3万平方公里,地形复杂,给予部队更大机动和生存空间。前线作战因此具备了更多灵活性,长线作战中广阔的战场反倒有利于我军展开战略部署。
1950年初,毛主席刚从苏联归国后,便敲定了解放海南的决策。然而鉴于金门战役的惨败,进展迟缓,原本计划的二三月攻势被迫延后至六月,推迟了整整一个季度。可韩先楚将军却未按延后的指示行事,他坚决要求部队按照原先二三月的进度筹备作战。此时,第15兵团则声称尚未准备充分,提议将战役推至年末。韩先楚毫不犹豫,果断上报已各项准备就绪,积极主动为作战争取先机。
金门之败带来的心理阴影,笼罩着整个部队。将士们刚刚经历全军几乎覆灭的惨剧,自然心存忧虑。不少高级将领同样信心不足。在首批登陆名单中,大多派出副职和政工人员,主帅们鲜有主动请缨。见此情形,韩先楚勃然大怒,直言自己愿做登陆先行者。这一表态,终于带动起基层指挥员们士气,纷纷主动要求参与首轮登陆。
进入三月底,韩先楚再度通知第15兵团,表示作战时机已经成熟。4月初,他同时向中央和指挥部提出请战申请。1950年3月5日,中央批准作战计划后,海南岛战役由此全面打响。韩先楚所部118师352团的一个加强营约八百人,乘坐小舟冒险渡海。历时十余小时,最终抵达登陆点。敌军察觉后,迅速布防并以猛烈火力反击,我军战士奋勇还击,成功击溃两连守军,并与琼崖纵队取得了会师。
有了首批部队成功登陆的经验,次日又一团顺利登岛。随后两周内,登陆兵力不断增援,至3月26日,登陆总人数已接近三千人。紧第二批兵力近七千人也成功登陆。至此,海南岛已有一万余解放军深入据守,八个参战主力团中有六个来自韩先楚麾下。
4月中旬,解放军向海南岛全线发起总攻。在叶剑英部署下,韩先楚带领40军与43军共两万多将士与敌激战。韩先楚和琼崖纵队配合,里应外合,迅速瓦解了敌军阵脚。至5月1日,薛岳防线已被全部突破,海南岛自此解放。
战役期间,我军共歼灭敌方五个师,并俘虏两万余人。从最初登陆的加强营到结束,历时仅58天便完成了全岛解放。时间节点恰逢新中国成立不久,1950年更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之年。仅在海南岛战役结束的下个月,朝鲜半岛内战骤然升级;第三天,美军便封锁了台湾海峡。若非韩先楚力主提前作战,若听信拖延建议,解放海南行动一旦推至年底,严重后果可想而知。那时的中国,极有可能失去台湾与海南两大岛屿,对沿海防务和海军建设将造成难以逆转的不利影响。正如毛主席所言:“但凡我们再晚打两个月,海南岛就是第二个台湾。”
今天的和平岁月来之不易。这背后,是无数前辈负重前行、冒险奋战换来的。如果没有以韩先楚为代表的坚定决策与担当,也许海南岛的命运将是另一番模样。
专业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