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有云“精血同源”,二者相互滋生、相互转化,就如同生命之树的根系与枝叶,紧密相连、缺一不可。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益血生津汤,若运用得当,恰似一场及时雨,能精准改善肾精与气血同时亏虚的状况。
在日常生活里,不少朋友饱受精血亏虚之苦。尤其是随着年龄渐长,身体就像一台运转多年的机器,各部件开始出现“故障”。眼睛昏花,看东西模糊不清,仿佛隔着一层薄纱;听力下降,耳边时常响起嗡嗡声,与人交流都变得困难;牙齿松动,吃东西都小心翼翼,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;头发稀疏脱落,曾经乌黑浓密的秀发如今变得稀疏斑驳;腰膝筋骨问题频发,稍微活动一下就疼痛难忍;更有甚者,还伴有尿急尿频的尴尬情况。若你正被这些症状困扰,那接下来的益血生津汤,你可得竖起耳朵仔细听。
益血生津汤,从名字便能窥见其功效——益气补血、生津润燥。它由阿胶、龟甲胶、鹿角胶等22味中药精心配伍而成。既然要补精血,滋补精血的组合自然是重中之重。方中用到了阿胶、龟甲胶、鹿角胶、鹿茸、鹿血,这些可都是清一色的血肉有情之品。与草本类药物相比,它们滋补的力量更为强大,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。其中,阿胶、龟甲胶犹如温柔的滋养者,能滋阴养血,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阴液;鹿角胶、鹿茸、鹿血则似热情的推动者,温肾助阳,激发肾脏的活力。五药协同作用,阴阳双补,共同让肾精充盈饱满,为身体的健康筑牢根基。
为了让肾精补得更彻底,方中又加入了益肾补脑的牛髓以及益精填髓的紫河车。这7味药材携手合作,如同技艺精湛的工匠,一点一滴地将亏损的精血精心修补、补充起来,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。
然而,精血的补充并非一蹴而就,想要让精血更加充足,益气养血的组合必不可少。前面已经提到,精血同源,精能生血,血可以化精,二者相辅相成。所以,方中用到了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制何首乌、花生衣。黄芪、党参就像两位忠诚的卫士,擅长滋补脾胃之气,脾胃乃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之气充足,气血的化生就有了动力。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制何首乌、花生衣则如温柔的仙子,补血养血,为身体增添丰富的血液。几味药相互配合,气血得以补充,进而顺利化生精血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单纯依靠药物补充,终究不如身体自身化生精血来得持久和稳定。那么,身体该如何化生精血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脾胃了。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,只有脾胃健运起来,气血的化生才能源源不断,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养分。方中用到了白术、茯苓、鸡内金几味药,它们就像勤劳的园丁,精心养护着脾胃这片“土地”。白术、茯苓健脾益气,让脾胃的功能恢复正常;鸡内金消食化积,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。同时,白术、茯苓在健脾的同时,还能够化湿,防止方中大量的补药滋腻生湿,阻碍脾胃的运化,可谓一举两得。
最后,方中还有山楂、酒大黄、麦芽和大枣。山楂、酒大黄主要针对瘀血。要知道,身体虚得太久,就容易出现阴虚致瘀的情况。瘀血就像道路上的绊脚石,阻碍着新血的生成和运行。所以,用山楂来行气散瘀、化浊降脂,就像一位勤劳的清洁工,将道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;用酒大黄通经,让气血的通道畅通无阻。麦芽属于常见的行气药,它就像一位灵动的舞者,不仅可以推动新生精血的运行,让它们在身体里畅行无阻,还可以冲走藏在犄角旮旯的痰瘀,让身体内部更加清爽。最后一味大枣来调和药性,让整个方子的药性更加温和、平稳,就像一位和事佬,协调着各方之间的关系。
益血生津汤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,能帮助身体生血生精,缓解精血亏虚导致的早衰、眩晕气短、体倦乏力、腰膝酸软等问题。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方子的使用一定要建立在大夫辨证的基础上。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,只有经过专业大夫的诊断,才能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这个方子。所以,如果你也有相关问题,建议规范就医,切不可盲目用药,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
专业期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